记者 闫桂花
当地时间4月2日下午,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了酝酿已久的“对等关税”计划 ,标志着美国贸易政策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也是1947年现行多边贸易体系建立以来最重大的政策变革之一 。
从强硬表态、到安抚市场 、再到强硬出击,这场一波三折、在全球“广而告之 ”的关税“蓄谋”终于落地:
特朗普自上任以来就一直在宣扬“对等关税”。上周大部分时间,他都在试图淡化关税预期引发的担忧情绪,承诺关税会比之前温和 ,但从4月2日的声明来看,关税税率高于市场普遍预期 。“对等关税 ”宣布后,美股期货集体跳水,纳斯达克指数期货跌超4%。
关于特朗普“对等关税” ,我们应该了解哪些?
“对等关税 ”的英文是“Reciprocal Tariffs”。Reciprocal,翻译成中文既有“对等”也有“互惠 ”的意思 。但在特朗普关税的语境下,更倾向于前者 ,因为特朗普强调的是关税税率的对等,即“你对我征收多高的关税,我就对你征收多高的关税”。相比之下 ,互惠关税则更强调通过谈判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关税水平或其他贸易条件,以实现互利共赢。
特朗普和他的政府顾问多次公开表示,实施“对等关税”的目的是减少贸易逆差、增加政府收入 、保护美国产业和国家安全 ,以及促使美国制造业回流,提高美国企业竞争力 。特朗普在2日的演讲中表示,“就业和制造业将会强劲回归 ” ,对等关税将为美国带来“黄金时代”。 “我们将增强国内工业基础,打开国外市场,打破国外贸易壁垒,最终增加国内生产将意味着更强的竞争和更低的消费者价格。”
不过更多人认为 ,特朗普是将关税作为谈判筹码。当演说进行到25分钟时,特朗普面对台下观众举起了一张“对等关税 ”的表格,上面罗列了美国计划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的“对等关税”税率 ,以及美国计算的各个贸易伙伴对美国的关税水平 。白宫官员此前明确表示,“对等关税”发布后,鼓励各国主动做出让步 ,以避免关税或者减少关税。
另外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特朗普的关税动作大有文章。比如,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鞠建东曾在公开采访和发言中称 ,特朗普是在将“关税的工具、美元的工具和安全的工具 ”放在一起,作为一整套对美国“刮骨疗伤”的方案 。
还有个别分析师认为,特朗普政府或通过激进削减财政支出、关税等手段 ,制造一场轻微的衰退,以逼迫美联储降息,从而缓解债务压力。该说法存在不小的争议。
2日下午在玫瑰园的演讲中,特朗普举着的表格中特别写道 ,美方计算的各个贸易伙伴对美国的关税水平除了关税本身之外,也“包含汇率操纵和非关税壁垒 ” 。 白宫声明指出,非关税壁垒包括货币政策和增值税 ,以及与之相关的市场扭曲。
特朗普此前在公开发言中多次指责,其他国家通过增值税来获得针对美国的贸易优势。
增值税是对商品和服务在生产 、流通过程中的增值部分征收的税种 。它是一种间接税,由消费者最终承担 ,但由企业在生产、销售过程中逐环节征收。全球有160多个国家征收增值税。美国没有增值税的制度,其税收体系主要依赖于消费税和所得税 。
不过,一些专业人士认为 ,大多数情况下,增值税不会造成歧视或提供任何优势。总部位于伦敦的税务政策协会创始人丹·内德尔(Dan Neidle)在 X 上撰文称,如果英国不对从美国进口的商品征收增值税 ,那么美国商品和服务实际上将比英国商品和服务便宜20%。“因此,特朗普的说法要么愚蠢,要么不诚实。”他说 。
白宫在2日的声明中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国家紧急状态法》(NEA)、1974年贸易法的第301条作为法律依据。不过,IEEPA的使用通常与制裁相关 ,而非关税调整;而《国家紧急状态法》主要针对敌对方;第301条允许总统在调查后对违反美国贸易协定或采取不合理行为的国家实施贸易制裁,但其在对等关税中的应用存在争议,尤其是在涉及非关税壁垒和补贴时。
因此 ,“对等关税 ”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此前美国媒体曾报道,民主党人正在试图挑战特朗普利用《国家紧急状态法》征收关税的做法。
另外,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可能违反世贸组织(WTO)的核心原则 ,如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WTO成员已对美国单方面提高关税的行为提出抗议,并在WTO争端解决机构中挑战这些措施 。例如,美国对钢铁和铝的关税被WTO专家组裁定违反了其规则。
在具体实施细节上可能也会面临挑战。确定与外国关税相匹配的计算公式非常复杂 ,尤其是当考虑到非关税壁垒和补贴时 。2日白宫没有公布相关计算方式。
总体而言,关税上调 、贸易争端增加,对经济的影响肯定是负面的 ,包括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上升、贸易量减少 、金融市场波动以及特定国家的经济衰退风险上升等等。
在“对等关税”政策发布后,惠誉分析师Olu Sonola预计,美国对所有进口商品的税率将是去年的10倍左右,达到22%左右 ,创100多年来最高,很多国家会因此陷入衰退 。
摩根大通经济学家最近将美国因贸易政策而陷入衰退的可能性提高到40%。高盛经济学家将2025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从2.2%下调至1.7%。美联储3月发布的最新一期经济前景预期显示,美联储官员对今年美国GDP增速的预测中值为1.7% ,低于去年12月预测的2.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月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计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3%,IMF表示,由于“对等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 ,可能会对这一预测进行小幅下调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月17日将2025年全球GDP增长预测从3.3%下调至3.1%,2026年从3.3%下调至3.0%。
2018年和2019年,特朗普在其第一个任期内对价值约3800亿美元的数千种进口产品征收关税。学术界的研究发现 ,整体来看,其关税政策减少了产出和就业,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弊大于利 。
国际研究智库Tax Foundation估计 ,2018-2019年贸易战关税导致长期GDP减少0.2%,资本存量减少0.1%,全职工作岗位减少142,000个。
美国的关税政策可能促使中国加快供应链重组,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对等关税 ”可能加剧美国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打压,但这也可能促使中国加快技术自主可控的步伐。
特朗普“对等关税”细节出炉后,一些国家政府已经做出回应 。意大利总理乔治娅·梅洛尼称美国这一决定是错误的 ,将引发贸易战。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称,美国宣布对澳大利亚商品征收10%的关税是一个“糟糕的决定 ”。
中国政府多次强调,贸易战不利于中美两国 ,也不利于全球经济,呼吁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贸易争端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家坤3月27日表示:“贸易战和关税战没有赢家,没有哪个国家的发展和繁荣是通过征收关税来实现的。”
当地时间4月1日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发表讲话时称,将使用“所有手段”抵抗美国关税,并且反制手段“不会有红线 ”。冯德莱恩指出 ,征收关税将提高物价,破坏就业,在海关制造一个“官僚怪物”,并成为向欧洲销售商品的美国公司的“噩梦” 。
3月31日 ,越南宣布对部分美国进口产品大幅削减关税,包括液化天然气、汽车和农产品等。越南希望通过增加从美国的进口来降低贸易顺差,从而避免进一步的经济摩擦。
附录:“特朗普2.0 ”关税系列动作时间表(当地时间)
2025年1月20日:
2025年1月26日:
2025年2月1日:
2025年2月3日:
2025年2月4日:
2025年2月10日:
2025年2月13日:
2025年2月25日:
2025年3月1日:
2025年3月4日:
2025年3月12日:
2025年3月27日:
2025年4月2日:
按天配资-正规配资平台提供配资开户及资讯服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Wind数据显示,由民营物流企业顺丰控股发起的公募REITs——南方顺丰物流REIT(代码:180305)今日正式上市。...
2025年4月10日,高华科技(688539.SH)发布了限售股份上市流通公告。本次股份上市类型为A股发行法人配售上市,...
3月25日消息,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北京时间04:59报7.2639元,较上周五纽约尾盘跌68点,日内整体交投于7...
春意盎然之际,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蹁跹而至。过去的一年,浦发银行上海宝山支行荣获“上海市巾帼文明岗”称号,上海分行...
截至2025年4月11日 13:54,恒生科技HKETF(513890)上涨2.88%, 冲击3连涨,盘中换手62.05...
今日A股V型反弹,TMT行业探底回升。芯片50ETF(516920)探底回升,尾盘翻红收涨0.92%,资金连续涌入,近2...
界面新闻记者|邹文榕政策引导叠加企业融资需求旺盛,界面新闻记者关注到,开年以来,产业债一级市场发行量较往年明...
2025年3月7日,A500ETF(159339.SZ)收跌0.31%,主力资金(单笔成交额100万元以上...
3月21日,曾因高调宣布收购罗永浩直播公司而声名大噪的尚纬股份(603333.SH)发布公告称,股东李广元6500万股被...
界面新闻记者|陈靖金融市场充满变数。年初至今,券商研究所分析师“转会”频频。过去三个月,券业并购下的...
3月10日,“连锁火锅第一股”呷哺呷哺开盘再下跌,股价不足一港元,已成“仙股”。此前,呷哺呷哺(0520.HK)...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盘涨1.73%,本周累计下跌5.3%。热门中概股涨多跌少,小鹏汽车涨超11%,蔚来涨超7%,百度、...
记者辛圆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3月2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
【隔夜行情】•周五(2025年3月21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截至收盘,截止收盘,沪指跌1.29%,报收33...
2024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24.18亿元,同比增加10.73亿元,增幅9.46%;净利润37.79亿元,同比增加1....